在香港注冊公司首先是想到公司注冊成立后需要繳納什么稅,今天就來談談香港公司稅收。香港稅收簡單且稅率較低,主要涉及利得稅,薪俸稅,
印花稅等,不涉及增值稅,股東的分紅無需二次交稅利得稅。
香港利得稅介紹:
根據《稅務條例》第14條,任何人士如在香港經營行業(yè)、專業(yè)或業(yè)務,而從該行業(yè)、專業(yè)或業(yè)務獲得于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應評稅利潤
(售賣資本性質資產所得的利潤除外),均須納稅。簡而言之,其利潤是從香港以外的地方所獲得,則不須在香港就有關利潤繳稅。
暫繳利得稅:
利得稅是根據課稅年度內的實際利潤而征收。 由于每年的利潤要到該年度完結之后才能確定,因此稅務局會在該年度完結前征收暫繳稅,
當該年度的利潤在下一年評定后,已繳付的暫繳稅款會用來支付該年度應繳付的利得稅。
關于稅率:
一般稅率
課稅年度 | 稅率 |
2008/09及其后(注) | 16.5% |
兩級制稅率
課稅年度 | 稅率 |
2018/19及其后 | 不超過$2,000,000的應評稅利潤 – 8.25%; 及應評稅利潤中超過$2,000,000的部分 – 16.5% |
(注)
(1) 根據2024-25年度財政預算案,2023/24年度利得稅稅款的100%可獲寬減,每宗個案以3,000元為上限。(此建議須經立法程序才可實施)
(2) 2022/23年度利得稅稅款的100%可獲寬減,每宗個案以6,000元為上限。
(3) 2021/22年度利得稅稅款的100%可獲寬減,每宗個案以10,000元為上限。
(4) 2020/21年度利得稅稅款的100%可獲寬減,每宗個案以10,000元為上限。
(5) 2019/20年度利得稅稅款的100%可獲寬減,每宗個案以20,000元為上限。
(6) 2018/19年度利得稅稅款的100%可獲寬減,每宗個案以20,000元為上限。
具體以稅局開出的評稅表為準。
關于可扣除項目:
在計算利得稅時,一般而論,所有由納稅人為賺取應評稅利潤而付出的各項開支費用,均可獲準扣除。 詳情可參閱《稅務條例》第 16 條。
需要考慮一些特定的扣除和抵免。例如,折舊、利息、租金、保險費等都可以從應課稅利潤中扣除。
因香港公司是1年申報一次利得稅,做賬的周期較國內較長,所以企業(yè)平時要及時規(guī)整各項可扣除費用
下列是部分不能扣減的支出:
資本虧損;
獨資經營者或合伙人提取的款項;
上述人士撤回的資本款項;
資本性質開支(例如購買固定資產);
改進任何經營塲所、機械和工業(yè)設備的開支;
如租用塲所并非用作生產利潤,則付出的租金及水電開支均不能扣減;
如某項損失將可或經已根據保險計劃或彌償合約而得回補償,則該損失不應再獲扣減;
任何根據《稅務條例》而繳付的稅款都不能扣減 (就雇員薪酬所繳付的薪俸稅可予扣減);
凡支付予 獨資業(yè)務人士及其配偶或合伙人士及其配偶的薪酬、資本利息或貸款利息均不能扣減;
家庭及私人開支,包括:
為獨資經營人士/合伙人及其配偶所支付的醫(yī)療費用、保險費及慶祝生辰開支等,和往返居所與業(yè)務地點的車船費用;
在送貨物給顧客時違反法例,需要支付的交通罰款(這是違反法例的罰款而不是為產生利潤而支付的開支);
任何并非為產生應評稅利潤而支付的開支;
不按時交稅的后果
稅務局(四月二日)發(fā)出約22萬張二○二三至二四年度利得稅報稅表、12萬張物業(yè)稅報稅表及31萬張雇主報稅表。 為數(shù)約244萬張的個別人士
報稅表將于5月2日發(fā)出。 納稅人及雇主一般須于相關報稅表的發(fā)出日期起一個月內填報。
根據《稅務條例》(第112章)第71(1)條,依照稅務條例條文而征收的稅款,須按評稅通知書內所指示的方式在該通知書內所指明的日期
或之前繳付。 若非如此繳付稅款,須被當作為拖欠稅款。
如在評稅通知書上訂明的日期后納稅人仍未繳交第一期稅款,第二期稅款將被視為立即到期論。 評稅通知書內尚未繳付的應繳稅總額將全數(shù)
被視為欠稅,稅務局得立即予以追討。
稅務局局長可立即根據《稅務條例》第 XII 部的規(guī)定,采取法定追稅行動 ( 包括征收百分之五附加費、向第三者發(fā)出追收稅款通知書及進行
法律行動等 ) 以追收欠款。
如需了解更多境外投資相關法律稅收知識,請關注公眾號或咨詢。